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日前拉开帷幕。其间,天津市滨海新区参与承办第十七届文华奖评奖(戏曲)3个剧目评比、第十九届群星奖(戏剧类、曲艺类)6场决赛。国家顶级文艺盛会首次选择了滨海新区,是对滨海新区文化建设和服务能力的充分肯定。
天津市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地处京畿重地,近代以来,其历史画卷波澜壮阔,爱国文化、工业文化、海洋文化和开放文化特色突出,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滨海新区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城市发展迈进新时代,文化繁荣驶入快车道,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奋力前行、步履铿锵,2021年被命名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 天津东疆湾沙滩景区
▲ 天津航母主题公园航母风暴
▲ 文化志愿者演出
坚持正确导向 强化先进文化引领 确立铸魂赋能新模式
为加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天津市滨海新区明确提出“引领有核心、阵地有属性、设施有内涵、队伍有信仰、服务有温度、供给有导向、产品有思想、考核有标准、推动有制度、长效有保障”的“十个有”滨海模式。《天津市滨海新区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的意见》等一批制度性文件出台。通过加强实践探索,建立滨海文化中心“党建基地联盟”等红色阵地;修复烈士陵园等一批革命遗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滨城红潮——滨海新区党的革命历程主题展”等红色展览;创作评剧戏歌《唱支山歌给党听》、音乐快板《时代先锋》等一批主旋律作品;推出天津市青年新歌手大赛等活动,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载体。
坚持内涵发展 强化设施品质提升 打造滨海文化航母
▲ 国家海洋博物馆
▲ 中新友好图书馆
近年来,滨海新区兴建了空港文化中心、滨海文化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中新友好图书馆、天津茱莉亚学院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提升改造了滨海新区文化馆、滨海新区博物馆和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等一批设施,全面推进街镇和居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建设。目前全区公共文化设施类型全、水准高、数量多、规模大、网络完备,现有1个国家一级文化馆、3个国家一级图书馆、10个备案博物馆(美术馆)、11个体育场馆、4个青少年宫,21个街镇文化站全部独立设置,功能室健全,面积均超过1000平方米;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居村全覆盖,均超过300平方米,并配有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多功能厅等“两室一厅”。全区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面积超过500平方米。
坚持品质发展 强化互联互通互融 塑造滨海文化品牌
▲ 汉沽飞镲《镲情》剧照
▲ 滨海少儿评剧节剧照
为进一步深入活化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滨海新区创办了汉沽飞镲节、大沽龙灯节、滨海少儿评剧节等历史文化传承品牌。在加强节庆文化载体建设方面,提升了滨海艺术节,创办了滨海新区社区文化艺术节、“读响新时代”全民阅读节、滨城乡村艺术节、非遗赶大集、泰达夏日艺术季等一系列活动。全区现有重点文化品牌超过40个,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多彩,每年举办重点文化活动300多场次、街镇和居村等基层活动6500多场次,年均受益观众达120多万人次。
通过区域“组团式”发展,按区域加强馆际联合,滨海新区形成了“一核心、五组团、多枢纽”的空间布局,区图书馆和区文化馆跨界联动,率先联合开展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主题阅读分享会等多场展演活动。同类场馆“矩阵式”发展,建立滨海新区公共图书馆矩阵、滨海新区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滨海新区文化馆(站)集群。多中心“融合式”发展,实现基层综合文化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共建、资源共享、服务共创。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区图书馆、文化馆街镇分馆全覆盖、基层服务点广泛建立,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水平和效能。
坚持开放发展 强化社会力量参与 壮大滨海文化朋友圈
滨海新区积极建立文旅战略联盟,川迪科技等多家企业主动支持一批重点文化惠民项目落地,智慧山、汉沽国际版画藏书票收藏馆等常年免费开放服务。培育和发展文化志愿队伍,滨海新区现有文化类志愿服务组织1400多个、基层文艺团队1200多支,常年为基层送文化、种文化。滨海美术馆、泰达街综合文化站、区图书馆汉沽少儿馆通过社会化运维实现对外服务,效能成倍提升。不断强化阅读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先后培育茶淀街综合文化中心文学阅读部等8家阅读组织,开展阅读类公益活动近百场,直接受益群众5000余人。制定滨海新区文化志愿者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推出一批文化志愿者工作室和名人工作室,为基层引进一批文化能人、解决人才短板、培育文化品牌,蒋子龙文学馆、唐云来书法艺术馆闪耀滨海。
坚持融合发展 强化文化和旅游融合 开掘文化发展新动能
▲ 滨海文化中心
▲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中心馆区
近年来,滨海新区文旅地标拔地而起,中新生态城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经开区创建成为天津市全域旅游示范区,滨海文化中心成为全国知名夜经济消费区,国家海洋博物馆成为促进滨海文旅传播与消费的新引擎。通过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等6个4A级景区景点与重点文化遗址、文化场馆等进行串联,推出一批滨海文化内涵丰富、人气兴旺的新路线,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滨海新区图书馆为例,坚持“全馆游”理念构建具有文旅新价值的图书馆,深化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持续保持“网红”热度。随着东疆湾沙滩“沙滩阅读节”、智慧山“精酿的夏天市集”等特色主题文旅活动应运而生,让游客体验到“诗和远方”融合的愉悦。
坚持科技创新 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 拓展数字文化服务
科技创新方面,滨海新区一直在积极作为。滨海新区文化馆实现了远程培训课程的直播共享。滨海新区四大公共图书馆统一管理体系,实现通借通还,读者一卡可以通行四馆,在每个馆可以一次性借到10本书,并在任何一馆归还所借图书,读者借阅更加便利。泰达图书馆、中新生态城图书馆推出智慧书柜、“智享U阅”项目,实现了“读者看新书图书馆买单”精准服务。中新生态城智慧图书馆服务和管理标准化试点入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第七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智慧化服务观众系统。滨海新区建成全国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文化随行——滨海新区公共文化服务百姓数字互动平台”,成为服务百姓的“文化云”和加强公共文化管理的“管理云”,滨海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单派单云平台实现了文化服务需求精准对接。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要求。天津市滨海新区文旅工作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提供更高品质、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