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武汉,活过来了|北大“90后”护师的亲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04  浏览次数:2675228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李琤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北京大学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师张静是第三批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援鄂医疗人员,她在近2个月的坚守中,不仅脱胎换骨,还在战“疫”一线光荣地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讲述人:张静

北京大学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护师
 
 
空气有“毒”
 
来武汉近两个月,我始终无法忘记刚抵达时的感受。2月7日下午,我们乘机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早春的寒风湿冷,路上几乎看不到车,按下暂停键的武汉十分凄凉,没什么人气。
 
作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的组成部分,2月7日清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率医院110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驰援武汉! 这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增援武汉疫情防控派遣的第三支医疗队。.jpg
 
天上下着小雨,冷风刺骨,空气中全是消毒水的味道,整座城市空荡荡的,有几分悲凉。大家都神情凝重,不知道将面对什么,大巴车上安静得可怕。有人开玩笑说,可能武汉的空气中都有“毒”。我不禁屏住了呼吸。
 
 沉沉的夜幕降临,酒店房间又特别阴冷。头一回在冬天离开北方的暖气房,我的心情有些低沉。
 
 
心跳如鼓
 
 上班第一天,印象深刻。
 
 一早,乘车到医院后,我看见医护人员都是全副武装,一身身包裹严密的防护服在眼前来去匆匆。下车时,我的腿都紧张得站不住,生怕口罩有一丝漏气,病毒就趁机而入了。
 
 到了病房,经过1个小时才完成消杀、穿戴等程序,全副武装的我隔着口罩和防护面罩已经感到呼吸憋闷,坐在凳子上就能清晰地听到心脏撞击胸膛、发出的怦怦声。那种沉闷的撞击感让我记忆犹新。
 
 我们这个组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第三批支援队伍。同济医院在我们到来后新筹建的一个危重症隔离病房,主要接治轻症状和危重症病人。那天,这个病区刚开始收治病人,人不多,病人之间还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等我上第二个班时,病房里已经住满了人,楼道里也摆满了加床。工作开始了,我把憋在防护服中的心跳声抛在了脑后。病人实在是太多了,要干的事情太多了,手上的活怎么都忙不完。
 
 每天的工作包括:给新住院的病人安排检查,安抚挂着呼吸机病人的情绪,告诉病人病情和讲解治疗方案,虽然担心随时喷溅的痰液,却还得近距离给病人抽血、输液,打饭发药……
 
 
“别怕,加油!“
 
 第一个夜班,医院急救室门口排了18辆救护车,车灯闪成一片灯海,场面令我震惊。
 
我后来才知道,武汉市从2月初开始进行全面排查。那段时间,马路上除了救护车就是救护车,呼啸的车辆“呼救声”此起彼伏,每辆救护车拉着3名以上确诊病人。
 
可医院依然一床难求,很多病人守在医院门口、敲砸着门,希望能被收治。我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人对生的渴望。
 
 住进来的病人病情都很严重,都需要吸氧,有的需要上百帕呼吸机,严重的还要插气管供氧。我抓紧把手上的工作做完,内心压力特别大,害怕因为自己的拖延而耽误了病人的医治。
 
 病房里有一位80多岁的患者,一直很乐观,精神状态也不错,每天还与老伴视频聊天,相互鼓劲。老两口都因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医院,但因为转送时间不同,分住在不同的医院。我们都觉得乐观的情绪能帮他挺过去。
 
 但没多久,老伴去世的消息传来,老人唯一的精神支柱垮塌,他的情绪一落千丈,很快就转入ICU,不久便离世了。
 
 当时的武汉,夫妻患病、全家患病的很多。我们收治了好几对共同住在医院的夫妻;也有病人住进医院,80多岁的老母亲住在其他医院无人照顾;还有一位病人病情加重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他的爱人正在雷神山隔离治疗……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
 
 住院期间,所有的病人都没有家属陪伴,除了病痛,孤独也是他们需要面对和战胜的敌人。我和同伴经常把分到自己名下的牛奶、水果送给患者,希望给他们家人的温暖,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尽自己的努力去安慰每一个人。
 
 主治医师暴婧在防护服上写着:“别怕,加油!”她说:“我是谁不重要,就是希望患者看到后,能不再害怕。”
 
 直到现在,一回想起最初的那段时光,我都鼻子酸酸的,特想哭。
 
 
英雄人民
 
 工作两周多,武汉的情况开始好转。
 
 随着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和大量方舱医院的投入使用,武汉病人的救治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根据病症的轻重,大家可以分类隔离、收治,检测阳性的病人都能及时转入医院。
 
 2月底,天气变暖,全国每天新增的病例也在逐步减少,我们的病区陆续有病人出院。
 
 我明显感到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日常班次也变得更准时了。坐在往返医院的大巴车上,我看到波涛滚滚的长江水开始充满生机,远远望去,经过春雨滋润的武汉已是绿意盎然,听说武大的樱花也开了。
 
 酒店配备了电暖器,无论我们几点回来,房间里永远温暖。酒店前台一直有人守候着我们,还备好了宵夜。早上出发时,热腾腾的早餐已在桌上“等候多时”。班车师傅从没有迟到过,总是提前做好消毒,等待着我们。
 
 我们取得的成绩背后,还有成千上万默默付出的“逆行”武汉人,保证我们每天安心地上班,他们才是最伟大的人。
 
 
火线入党
 
党支部建在了战“疫”的一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姜保国说,队伍在哪里,党旗就要立在哪里。
 
张文宏医生也说,一线岗位全部换上党员。
 
之前一次次地看到党员在党旗面前郑重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终于轮到我了。2月25日,我站在党旗面前,紧握右手、庄重宣誓的那一刻,感觉自己也脱胎换骨了。
 
年初,当看到疫情笼罩武汉,势要席卷全国时,我第一时间主动请缨,驰援武汉。我觉得在这个危急关头,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该挺身而出,国家需要我们,人民需要我们。
 
党支部群里,报名请战的人员名单已经接成了长龙。在战斗一线,老党员始终冲在前头,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和永远把患者摆第一位的风格让我肃然起敬。
 
3月15日,我们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的“90后”党员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的回信。当我读到信时,心情激动得久久难以平复。作为一名在武汉援鄂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支队伍的“新兵”,我感到格外荣幸!
 
习近平总书记在信中提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段话特别激励我,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缘和际遇,在疫情出现时,我们来到武汉,能够守护我们的国家和同胞,我感到骄傲。
 
援鄂期间,我也会时常想念家人,甚至不敢给奶奶打电话,怕她着急,怕自己忍不住哭。但看到武汉的确诊人数在逐步减少,我就会心生安慰。大家都说我们在“舍小家,为大家”,其实我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只要看到患者逐渐康复,就觉得这些辛苦都值得了。
 
当初我上“战场”时,爸爸支持我:“去吧,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妈妈告诉我:“你是医护人员,这个时候就该你上场。”我终于不辱使命。
 
现在,这场持久战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了,让我们一起加油,坚持到最后! 
 
武汉回归
 
 截至4月3日,我们病区只剩下10名病人,再做一次核酸检测,如果依旧没有问题,所有的病人都可以出院,医院新冠肺炎患者人数将正式清零。
 
时间过得真快,从武汉1月23日封城到4月4日的清明节,武汉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路上没有行人,大家宅在家里,到现在路上逐渐车来车往,走出小区、走上街道的人也多了,路旁的小店在陆续地展开容颜……地铁恢复运行了,天河机场也在恢复往日的面貌,久违的阳光照亮了武汉的天空。
 
历时两个多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经过4.2万名医护人员和包括湖北人民、武汉人民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4月8日,武汉就要“解封”了。
 
如今的武汉,繁花似锦。天气日渐变暖的武汉好像知道病毒已经被赶跑,他便回来了。我也见证了武汉“死而复生”的过程,“大病初愈”的武汉又出现在我的面前。这两个月,我与武汉有了过命的交情,那种感情在无声中成长,如今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心底。
 
得知4月6日就要返程的消息,回到酒店的我竟然哭了一鼻子。特别特别舍不得,又满心遗憾,不能和武汉人民一起现场迎接解封的到来。
 
我想大声地呼喊:武汉,欢迎你回来!
 
 
记者手记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张静一早也去医院参加了哀悼活动。
 
烈士们的事迹深深地触动着她的心灵。张静说:“我很敬佩他们,我觉得他们是这场战‘疫’中真正的英雄,但同时我也很痛心,希望他们的家人能一生平安。“
 
张静特别想明年再来武汉看一看,她想看看车水马龙的武汉,看看“过早”生活的武汉人,看到武汉充满生机和人间烟火的样子。
 
北京大学医学院先后选派了4批医疗队驰援武汉,400余名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人民医院和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援鄂一线。3月2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跟其他医疗队一起和同济医院医护人员种下友谊的树苗,让岁月来见证这段不凡的经历!
 
武汉,坚强地活过来了。
 
张静和“90后”党员们,成长起来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