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头条 » 正文

《本草纲目》科学避疫有良方,李时珍无奈遭遇“出版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3-31  浏览次数:2802700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作者:崔凯此轮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医药的圣典《本草纲目》,早在500年前就搜集记录了很多避灾防疫的有效方法。 在空气消毒方面,燃烧沉香、蜜香、
文章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崔凯
 
此轮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医药的圣典——《本草纲目》,早在500年前就搜集记录了很多避灾防疫的有效方法。
                
在空气消毒方面,燃烧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安息香等药物可以有辟疫之效。在高温蒸煮消毒方面,“天行疫瘟,取初病患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1]对沾染病菌的衣服进行高温蒸煮以防止继续传染,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科学的方法。
 
在药浴消毒方面,用白茅香、茅香、兰草混在一起煮汤洗浴,可以辟疫气。在药物避疫方面,《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部分专列瘟疫之目,汇集了大量瘟疫防治的药方,如苍耳为末以水服辟恶邪、桃仁与茱萸用青盐炒过嚼服可防瘴疠、大蒜捣汁服用可治时气温病、以松叶细切用酒服用能辟瘟等等。
 
在饮水消毒方面,李时珍认为,“水为万化之源”,水质如何对于人的健康至关重要。城市附近的沟渠水有污染,如果要取用,必须烧滚开之后再沉淀一个时辰后方能饮用。[2] 
 
可很多人并不知道,《本草纲目》这部巨著当年的出版过程却是困难重重。
 
今人有云,大文学家王世贞是《本草纲目》的伯乐,因为他的题序,将《本草纲目》称为“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但背后却鲜少有人知道,其实李时珍早于10年前就曾数登王门,求序未果……
 
还有人说,书商胡承龙一眼识得真龙,让《本草纲目》名垂青史。但为何《本草纲目》却耗费了6年镂版、印刷……
 
呜呼哀哉,李时珍在客居南京等待出版的第三年去世。他没能亲眼见到耗费一生心血的作品问世,也未曾想到该书得到万历皇帝亲笔御批,更不知道时至今日自己被国内外各界冠以“医中之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等称号。
历史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
 
01
“屡试棘闱未售”
——功名不就改行医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城东瓦屑坝一个小康之家。父亲李言闻是一名医生,曾在京城太医院当过莲幕[3]。距京城千里之外的县城医生,能被国家最高医疗机构选为顾问(画外音:在今天也算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级别)。因此,李家在当地闻名遐迩。
但一开始,李时珍并没有子承父业,而是选择科考仕途。
 
在明代,科举应试是平民百姓求得显贵的重要途径,为官从政是大多数读书人当仁不让的首选,从小痴迷读书的李时珍也是这样[4]。
 
李时珍14岁考取秀才,但却在嘉靖十三年(1534年)、嘉靖十六年(1537年)秋、嘉靖十九年(1540年)三次赴武昌府参加乡试,屡试不中。
 
1537年夏季,李时珍患了一场大病,由感冒咳嗽而导致“骨蒸”(肺结核),“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最后服用父亲调配的一剂药后,不到两天竟然痊愈。历此一劫让李时珍认识到“医中之妙,有如此哉!”[5]也对他今后的人生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1540年后,连续三次科考碰壁的李时珍决定不再应考,“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深厚的家学传承为他提供了新的人生道路。回到家乡,他“读书十年,不出户庭”,过起了博览群书、钻研医术的生活[6]。从此医术日进,医名逐渐远播。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颗济世为善的心,“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7]便是真实写照。
 
02
 
“行年三十,力肆校雠”
——国家药典的个人担当
 
行医者必通药典,中国古代药典一般称为“本草”,自成书于汉的《神农本草经》而始,历代医家均有增注,内容也逐渐丰富。唐代官修本草更是开辟了政府统修颁行药典的传统。至明代,通行于世的本草已有41种之多,基本为前朝旧作,体例不一、内容陈旧。
 
李时珍在行医过程中,深感各家本草错讹百出,误导大众,“或一物而析为二三,或二物而混为一品”,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重修本草。之所以说大胆,是因为自唐伊始,本草重修颁行主要由政府组织承担,如唐高宗、宋太祖、宋仁宗、宋徽宗、宋高宗时都曾大规模编修。元明时期民间虽有相关著述,但都是侧重某一方面,私人要想对系统的本草药典重新整理、修订完善,除非有巨大人力、财力和物力,否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李时珍动这项大工程的心思时,大明朝上上下下的同行里,论声望,比他大的不少,论资历,比他老的也不少,论地位,比他高的更不少;他除了扎实的医学功底外,能跟别人相比的直接优势是:宏大现实的理想和坚韧持久的耐心。我想修,而且坚决要修成!没有朝廷拨付经费,课题组研究成员都是自己家人[8],一个人独立担负国家工程的重任,艰难可想而知。
 
如不修本草,专心行医,好好教育下一代,家中生活定会更自在。然而,理想和耐心促使他沿着一条道走到黑……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湖广蕲州的民间医生李时珍踏上编修本草的漫漫长路,他“渔猎群书,搜罗百氏”[9]“穷搜博采,芟烦补阙”[10],这一做就是近30年…… 
 
03
 
“愿乞一言,以托不朽”
——十载求得出版敲门砖
 
万历六年(1578年),《本草纲目》成稿,全书52卷,共分16部60类,标名为纲,纲列为目,总收药物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附方11096首,插图1109幅。
 
然而,课题研究成果——《本草纲目》书稿的完成,仅仅是个开始。摆在李时珍面前的最大问题是:规模如此巨大的著作,谁来出资刊印?李时珍生活的明朝,出版业空前繁荣,印刷技术也很发达,可出版业的繁荣和发达跟医生老李没有直接关系。一部著作在符合相应出版政策的前提下,没有相应经费,又非流行内容,市场前景亦无把握,只能靠作者自费或化缘,否则也无可能。
 
出书需要钱,需要多少钱呢?
 
 
明代嘉靖前后,书坊刻工每页(以500字计)的工价是银1钱5分[11],《本草纲目》全书共190万字,按此计算仅工匠镂版花费就将近600两,加上木板、纸张、墨等原材料与刷印、装订的费用,总计1000两白银左右。
 
此时李时珍家境如何呢?李氏一门中,儿子李建中其时正任四川蓬溪知县,为正七品文官,品级最高,收入最多,年俸折合银数为58两5钱;从李时珍经常救人而不取值的医德来看,全家每年行医的收入只能比此俸禄少,以李建中之俸全部献出,也要10余年才能凑够1000两的费用。显然,自费出版行不通。
 
自家掏不起钱,就只能背负书稿去找伯乐相助。李时珍先在离家不远的黄州、武昌等地,或登官衙之门谋求出书经费,或入书坊之内恳请书商助刊,却是求告无果。
 
可以想像一下当时情景,无论走到哪里,李时珍的行为获得了肯定和称赞:“如此著作真是难得”“先生精神可嘉”“至于刊印出版嘛,工费实在太大,敝处资财有限,您还是到别处问问吧。”前后近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什么结果。
 
在家乡求告无门,他决定去南京碰碰运气。作为明朝的都城之一,那里是当时著名的刻书中心。万历七年(1579年),63岁的李时珍赴南京为著作寻找出版机会,“金陵为图书之府”,书坊林立,繁华无比,怎奈找了一年,仍没有一家书商愿意刊印这部书。
 
书商们的意见很一致:大家都喜欢内容精彩、图文并茂的戏曲、小说之书,当然其中要有惊心动魄、你侬我侬的情节就会更受士民欢迎;实用书籍方面,比如科考模拟试题(最好有王状元推荐、张学士批注、叶太史点评等标题党)等书也大有市场。这个湖广乡下老头的药物大辞典,要市场没市场、要名头没名头,即便印刷出来也没人买。在跑市场的过程中,有人向李时珍提示,官府资金难以争取,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请当红名人写序推荐,这样书商才有可能愿意刊印。
 
最红的名人就是被誉为文坛“后七子”领袖、大文学家王世贞,当时王“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是超级著名的文艺评论家,请他作序者极多,据后人统计,王世贞应请为他人著述所作序文多达319篇。当然,素不相识的客人在登门求序之时,丰厚的润笔费想来也是少不了的,而一旦得到王世贞的片纸言语的诗文,这些著作便“声价骤起”。[12]
 
万历八年(1580年)九月,李时珍从南京顺江而下,直至太仓直塘的王世贞家,“愿乞一言,以托不朽”。当时王醉心修道成仙,李时珍到时,恰逢老王为小自己30多岁的女老师王焘贞[13]张罗“羽化飞升”仪式。就当时实际情况来看,王世贞与李时珍的三观差异太大,一个对道士崇拜有加追求成仙,一个对修道成仙行为极端鄙视,三观的巨大差异让认可与理解难以达成。
 
繁忙的王世贞在客套之后也没有表示自己是否为李撰写序文,只是为他写了一首诗,自云“戏赠”,其诗曰:“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晏先生序。华阳真逸欲临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写,羊角横抟上九天。”
 
细究此诗,用典颇多,满含嘲笑与劝诫,大意是:在我的仙师羽化飞升之时,李时珍来了,他拿出了《本草纲目》请我作序。当年陶弘景在快要成仙得道之时,就是因为注解本草而被耽误了十年。我认为此类事不妨交给你的儿子去做,专心修道成仙才是正事。中国历来就有委婉拒绝的传统,既体现以礼待客,又能够表达心意,此诗便是一个例证。
 
虽然后人大都以理想化的善意去解释此诗,但事实却目共睹,即老李手持一件名人书法无功而返。其实,此次李时珍求序不成于王世贞也确有难处。从他第二年王为好友胡应麟《绿萝馆诗集》所作序中可以找到答案:对于很多人的作序之请他深感为难,既不想违心称赞,又不能让别人满意,于是想不再为任何人作序。[14]也许在王世贞看来,虽然有润笔费,但我不缺那点钱,我跟你不熟,我又没兴趣读你的书,我就有权利拒绝你。
 
李时珍心情想来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既然求序无门,也就不能刊印出版。那就回家对书稿继续修订,继续等待……
 
十年后的万历十八年(1590年),李已经七十三岁,俗语云:“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此时的李时珍老病交加,他感到如果不再试试,在有生之年恐怕就看不到自己的著作出版了。于是他第二次找到了王世贞,大约是为李老头所感动,王终于写序,他在序中描述了这次会面的情景:一个身形瘦削的老头,津津有味地介绍《本草纲目》,那样子犹如“北斗以南一人”。继而,王又记录了李时珍自述式概要。在“开卷细玩”之后,王世贞的态度与十年前大不相同,感叹此书不能仅以医书视之,而是“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并且对李本人又称赞有加:“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序成之当年,王世贞即去世。
 
04
“书留览,礼部知道”
——死后追封六品太医院判
 
有王尚书的题序,金陵书商胡承龙决定冒险一试,他判断销售应该不成问题,但销量却没有把握。历史给老胡开了个玩笑,当时的他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一辈子刻了那么多书,钱也赚了不少,真正让自己名垂青史的竟然是这部当初几乎无人问津的《本草纲目》。
 
刻版、印刷需要一个过程,作为以追求利润为首要目的的老板,胡承龙当然不可能让工匠为没有盈利把握的《本草纲目》投入太多时间精力。在当时,刻印一部同样内容的书正常需要多长时间呢?嘉靖二年(1523年),山东官衙曾刻印《政类本草》,连刻版加印刷,用了一年时间。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江西巡抚夏良心重刊《本草纲目》,镂版加印刷用时6个月(“盖六阅月而功竣”);崇祯十三年(1640年),杭州书商钱蔚起重刊《本草纲目》,前后用时8个月(“庀鸠经八月而成”)。
 
三年之后的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书还在镂版之中,客居南京等待出书的李时珍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终究没有看到自己的著作出版印刷。李去世后又三年,《本草纲目》刷印成书,从镂刻版面到印刷成书共费六年之久,非作者修改问题,乃是书商问题,费时近30年之力写就,期间三易其稿,并且在后来的十年中又不断修订完善,年老多病的作者只会希望将书尽快刊印,决不会再找出版商的麻烦。由此,出版艰难可见一斑。六年的时间,如果资金充裕且又条件具备的话,十部同样的书都刻印好了。
 
临终前的李时珍会想什么?以其著书态度而言,他应该想到的是书版镂刻万不可再出差错,想到要给朝廷献书以期引起重视,甚至想到书流通后众生不再受前人谬误之苦。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十一月,李时珍次子湖广黄州府儒学生员李建元赴京将刊印好的58套《本草纲目》和父亲李时珍的遗表献给朝廷,因为在此两年前的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朝廷修国史撰方伎传时,曾下令访求天下遗书。李建中在奏疏中说:“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意思是等到书刚刻成时,父亲就突然去世了。这无疑是宽慰的话,否则也不会等书刻好三年后才进献。如果说李时珍在遗表中充满对朝廷的期盼,李建元的奏疏体现出了更多的百感交集,书成稿十六年后才面世,十六年中一次次碰壁被拒绝,终成正果,“父有遗命,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在李时珍父子看来,“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15]此次上书为的就是获得国家认可并讨得一个说法。十一月十八日,长期不理朝政的万历皇帝在李建元奏疏上批道:“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16]
 
皇帝让礼部知道的结果之一就是颁布封赠,朝廷追赠李时珍太医院判(正六品虚衔),相当于今天厅局级干部。此前,李氏在世时已有两个头衔,一是因医术精湛而被楚王府推荐为楚府奉祠正一职(正八品),二是因长子李建中居官而获敕封的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正七品虚衔)。青年的李时珍通过科举没有实现功名显达,却因为自己的一部著作在身后获得了朝廷的正六品封赠;老年的李时珍为《本草纲目》出版奔走十余年,去世时都没有看到刷印成书,身后这部著作却被人争相出版,蜚声海外而名垂青史。这些,恐怕都是他当年不敢想也不会想到的。
 
 
05
“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东方医学巨典风靡世界
 
在南京由胡承龙刻印而成的《本草纲目》是该书祖本,又称金陵初刻本,因刻印水平和资金问题,刻印不甚细致,印量也不多,但无论刻印质量如何,该版本都最大程度地体现了李时珍著作的原始面貌。流传至今的金陵本目前国内外所见只有八部(公藏七部、私藏一部)。
 
金陵本问世之后,《本草纲目》又在明代得以先后重刻四次,至明崇祯年间,最初无人愿刻印的冷门书已经成为“海内传之”“流传斯广”且为时人所重的热门书。入清以后,该书更是被公私各家反复重刻印行,截至1912年,《本草纲目》版本已达61种之多。截至目前,该书的国内中文版本已有100余种。李时珍也被各界冠以“医中之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等称号。
 
不仅如此,《本草纲目》在国际上更是备受推崇,18世纪传至欧洲,1735年被首次节译于法文版的《中华帝国全志》第三卷中。此后,英、德、俄、拉丁文等版本相继出现,引起欧洲学者的极大研究兴趣。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1859年所著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前后十余次引用《本草纲目》内容,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十九世纪末的俄国医学家贝勒称赞《本草纲目》为中国本草学名著,“李氏不愧为中国自然科学界卓越古今的作家。”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本草纲目》是中国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其作者李时珍则是“中国博物学家中的无冕之王”,并将其与伽利略、维萨里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巨人相并列。
这些,如果李时珍地下有知,他会无比欣慰吧!
 
[1] 《本草纲目》卷三十八,服器部,病患衣。
[2] 《本草纲目》卷五,水部,“然则水之性味,尤慎疾卫生者之所当潜心也。……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滚煎,停一时,候碱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
[3] 李时珍兄弟为父亲李言闻所立墓碑:“先考太医院莲幕李公月池”
[4] 明·王世贞《本草纲目》序中录李时珍自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赢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
[5] 《本草纲目》李时珍自述:“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宜一味黄芩汤,……并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两钟,煎一钟,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医方之妙,有如此哉!”
[6] 清·顾景星《白茅堂集》李时珍传:“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善医,即以医自居。”
[7] 清光绪十年《蕲州志》卷十一,儒林,李时珍传
[8] 据《本草纲目》祖本金陵本题刻:李时珍编辑,男李建中、李建元校正,男李建方、李建木重订,孙李树宗、李树声、李树勋次卷,孙李树本楷书,男李建中辑图、李建元绘图,孙李树宗校。
[9] 明·王世贞《本草纲目》序
[10]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一百八十七,李时珍传。
[11] 清·叶德辉《书林清话》卷七
[12]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八十七,列传一百七十五,王世贞传,“片言褒赏,声价骤起”。
[13] 时年王世贞五十五岁,王焘贞二十三岁,焘贞名桂,为翰林王锡爵次女,自幼喜修道,恰于李时珍拜见王世贞时“羽化飞升”(去世)。
[14] 明·王世贞《胡元瑞绿萝馆诗集序》:“余之不能工为佞,不能使人人极意以为艰,而思谢去之,几且焚笔研。”
[15] 明·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
[16] 《明实录》卷二百七十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