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娱乐 » 正文

期待美术评论的新生力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21  浏览次数:89939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邱武霞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期的文艺评论也要为建设社会主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邱武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新时期的文艺评论也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一份力量。2021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随着加强文艺评论工作逐渐走向深入,美术评论中的人才培养、青年人才成长等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课题。

近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共同承办的“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加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围绕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美术评论的历史方位、美术评论的时代现场、美术评论的话语文脉、美术评论的方法实践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把握美术评论正确方向

提升评论人才培养意识


如何建构“美术评论的现代化”?新时代如何掌握美术评论的话语权,如何重塑艺术批评、美术批评对于艺术生态价值的引领作用?这些无疑是中国当代美术评论界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经过几代美术评论家的努力,中国的美术评论从最初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步走向理论自觉,在新时代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价值体系与评判标准。在总结既有理论方法与美学体系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尤其需要培养新生力量,培养立志于从事美术评论工作的后备力量。从长远看,唯有不断涌现出优秀的美术评论人才,美术评论才能真正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奋进征程中贡献其独特的力量。

评论界专家普遍认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任重道远。面对文艺领域的新变化、新挑战、新课题,美术评论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坚持正确方向,把好美术评论的方向盘,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始终坚持美术创作、美术评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只有朝向正确的方向上,才能真正培养造就出大批发现真问题,激浊扬清、守正创新,堪当时代重任的美术评论人才。





提升评论人才核心素养

夯实美术评论基础


除了具备文艺评论的基本素养,能够细读作品也是美术评论家的必备基础能力。而要想读懂作品,需要对中外艺术史、中外现当代艺术理论等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认为:“美术批评工作者必须不断储备中外艺术史的知识谱系,不断增强、更新中外现当代艺术理论的知识框架与认知方式,并在这两者之间不断磨炼自己的感性审美判断力。不能用史料堆砌或用材料演绎某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来代替自己对创作问题的思考、代替自己对中国美术创作实践的分析和判断,更不能丧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辩证方法。”

除了能够细读作品,要读透作品,还需要评论家研究艺术家,提升敏锐的感知力。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认为,评论人才要多和画家、雕塑家等艺术创作者在一起,可以通过艺术家的思想脉络研究、创作方法研究、展览评论等多种任务的组合练习,提升美术评论人才的感受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则认为“美术评论必须建立在一种对‘美’的感性的判断力基础之上,回到‘感性学’的状态”。

重视实践,深入创作现场是提升敏锐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认为,美术评论在方法实践上要进入现场,要在全面调查、由表及里的探求基础上,发表有意味的评论。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美术评论的中心一环,是从物到感觉这一唯物主义认识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基本途径,在美术评论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方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张鹏提出,创作现场是美术评论安身立命之所在,深扎创作现场才能形成独具慧眼的艺术判断与发现。





突破美术评论人才培养困境

建立健全美术评论评价体系


一段时间以来,美术评论在美术创作极大繁荣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然而,在推动美术评论工作改革发展过程之中,美术评论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所涉及的内容及形式相对也较为复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发展瓶颈。比如,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着学科体系不健全,建筑和设计等专业缺乏评论相关内容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朱培认为,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缺乏自己的建筑理论,特别是有关建筑创作的建筑本体理论比较匮乏,建筑学科也没有建筑评论专业,这就导致在中国近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海军也提出,全国美术教育中的设计学科的体量已经足够庞大,但就是在这样的学科里面也存在设计评论人才的缺失、设计评价体系的缺失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美术评论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建设形成高质量美术评论人才队伍。

青年评论家为何不愿意写评论?一些评论家为什么写不出、写不好观点鲜明、短小精悍、可读性强的美术评论文章?不可否认,美术评论界老面孔多、新面孔少,青年评论家缺位是美术评论容易僵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无疑也反映着美术评论人才建设中深层的问题。尚辉提出,一方面,美术评论文章难以被认为是“学术论文”,一些青年学者往往不屑于评论写作,认为这不属于学术研究的范畴;另一方面长期实践于所谓论文的写作体例、方法,也导致他们不擅长写评论,尤其不会写短小精悍的文章,自觉不自觉地就会用史料堆砌或用材料演绎来代替自己对创作问题的思考、代替自己对美术创作实践的分析和判断。

青年美术评论工作者是新时代中国美术评论事业的生力军,要为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蓬勃发展建功立业。因此,一方面,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奖励机制,调动青年评论家,让其“愿意写”;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青年评论家写作能力的培训,帮助其提高写作技巧,让其“可以写、会写”,从源头上打通青年评价家参与评论的通道。

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的困境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美术评论界话语的陈旧,缺乏批评的锐气和战斗力。批评是美术评论的重要一环,缺乏批评精神容易导致美术评论的“食之无味”,也让一些有想法、有思考的青年评论家找不到合适的舞台。美术评论家陈传席直言,在美术评论互动中,批评的人仍然缺乏敢于亮剑的胆量,被批评的人也缺少虚心接受的胸怀,媒体等在这方面的推动作用也有待加强。如果美术批评缺少活跃的氛围,勇于发声的评论文章得不到认可,就很难出现优秀的批评家,也不利于年轻文艺评论人才的崛起。文艺环境越是纷繁复杂、乱花迷眼,越需要文艺评论这把利器、这剂良药,越呼唤敢怒敢批、威武不屈的“批评精神”。重塑批评精神,增强美术评论的锐气和战斗力是新时代美术评论家的职责所在。





发挥美院人才培养优势

形成评论力量新的“增长点”


在美术评论人才培养上,美术专业高等院校要发挥美术理论研究深厚,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成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新时代艺术评论突破的生力军。高校艺术学科众多,艺术研究底蕴深厚,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够使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近日,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落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将以大美术发展的格局为基点,加强学科建设,培养美术评论人才。“中央美术学院在百年发展中形成了今天称之为大美术的学科布局,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建筑艺术与艺术人文四大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全球美术教育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优势与中国特色。基地要以新的学科结构为依托,形成人才培养新的‘增长点’,在不同学科中加强评论人才培养,做好积累,创造条件,为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建立和发展美术评论专业而努力。”范迪安说。

尚辉也认为,成立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对于美术评论工作的推进,特别是美术评论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将美术批评人才的培养纳入学院教育机制,可以通过深入造型艺术、设计艺术、艺术人文、建筑艺术等学科体系,让美术批评人才的培养与美术批评的发声形成新的高起点、高平台,以此提升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水准,形成当代美术研究的文本,建构当代中国美术自主发展道路的艺术理论。





释放网络美术评论活力

拓展美术评论传播途径


信息化时代,网络正成为美术传播的重要阵地。文艺评论“两新”力量的成长、网络美术评论等赋予美术评论活力,助力美术传播,美术评论甚至进入了“人人都是美术评论家”的时代。

网络上普通美术爱好者更多是基于直观感受的率性评价,他们的语言更加通俗,话题更加多元,传播更加广泛。其中的一些优秀作者正逐渐成为美术评论的新生力量,从不同角度深化了美术创作的思考。另一方面,有的评论作者也确实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甚至会有一些情绪化、肤浅化、娱乐化的倾向,因此在加强美术评论发声平台建设的同时,也不可忽视价值的引领、专业的普及,让网络中美术评论的活力得到健康的释放。因此,新时代的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找到美术评论专业化与网络传播通俗性的平衡点,拓展出更具吸引力的美术人才培养路径。

借助新媒体,越来越多的专业美术评论家也开始拥抱网络和新媒体平台,这成为近年来美术评论的新现象。邱志杰认为,美术评论要注重发表评论平台的多样性,多种媒体形式都应该成为美术评论传播、发声的平台。美术评论家基于专业进行客观分析,但是需要坚持说真话,说通俗的话,说人民听得懂的话,创作出符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引发观众共鸣的美术评论。“评论从根本上是为人民服务,让大部分人能够了解中国美术创作,所以我们的老一辈先生们从来不用生涩的概念和语言来做美术评论,正因为此,才推动了美术的社会传播。”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说。中央美术学院于洋教授也认为:“一篇好的文艺评论绝不应仅仅满足于小圈子、精英群体内部的影响,而应面对更广阔的受众,实现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的提升转换,产生审美价值与价值共鸣。”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