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暑期各大文化场馆精准服务青少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8-16  浏览次数:88977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 今年暑期,与盛夏高温同样火热的还有各大文化场馆的“人气值”。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文化场馆尤其是公共文化场馆精准对接青少年文化需求,推出各类特色活动和产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

今年暑期,与盛夏高温同样火热的还有各大文化场馆的“人气值”。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文化场馆尤其是公共文化场馆精准对接青少年文化需求,推出各类特色活动和产品,将文化、文物资源转变为孩子们乐意看、看得懂、记得住的人文、科学知识。一时间,各大文化场馆成了暑期“遛娃优选”。

▲ 暑假期间,文博场馆做优青少年服务。

为青少年打造暑期文化盛宴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青铜器、雕塑、陶器、钱币,梵高、毕加索、康定斯基等艺术大家的珍品……今年暑假,北京不少文博场馆上新重磅展览。汇集意大利308件(套)珍贵文物的“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包含9家叙利亚博物馆和3家国内博物馆196件(组)精美文物的“邂逅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以及“百年无极——西方现当代艺术大师作品展”等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前往打卡。

刚放暑假,北京市民张晶莹就预约好了国家博物馆和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参观票,并为孩子报名参加首都博物馆的暑期实践活动。“希望孩子在这些高品质的展览中充分感受文化的力量。”张晶莹说。

据了解,首都博物馆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了以“读城”为主题的暑期活动。年龄稍小的可以在手工制作及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国古建的魅力,年龄大一些的可以参与北京城发展变迁史的专题课程,系统了解城市文化。

为了丰富暑期生活,多家文博场馆打破传统服务方式,通过有趣好玩、富有创意的活动带孩子们开启文化深度游。在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孩子可参与编钟体验、石膏钟翻模制作、木版印刷体验等多项互动内容,真切感受钟铃文化的精深。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为孩子开设“夜场”,暑期每周末晚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文化市集,带领学生和家长参观博物馆,体验古人“雅歌投壶”“拜魁星”等习俗,参与匾额拓印活动,感受古代科举祈福文化。

不只是在北京,全国多地文博场馆早早为暑期备好“货”。广东多地文博场馆推出5D电影、体感游戏、魔术体验等活动;河南郑州博物馆走进社区,向市民普及夏季节气知识与古人制造的避暑器物;江苏等地博物馆开设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让孩子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精神文化素养。


小体验者玩转文博场馆

走过红色革命路线,进入文化艺术中心,跟着优秀馆员学习……近日,浙江嘉兴秀洲“三馆”(秀洲区图书馆、秀洲农民画艺术馆、秀洲区非遗馆)内,一批小学员引起了参观者的注意。

▲ 小策展人体验艺术品陈列工作

▲ 小图书馆员在老师指导下摆放图书

为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秀洲“三馆”设计推出“小小系列”研学游,包含“小小图书馆员”“小小策展人”“小小非遗传承人”。小小图书馆员要在老师引导下观看馆员工作视频,学习图书分类法,并完成指定书架的图书整理和上架工作;小小策展人在农民画馆先听专业展陈策划人讲解,然后将自己带来的各种手工作品布置展陈,体验一名艺术品管理者的日常;小小非遗传承人则在非遗馆观看沉浸式情景剧《嘉禾万事兴》之后,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传统技艺,体验非遗之美。小学员中午在“李白图书馆餐厅”就餐,1.3万册图书可供随时取阅,整个研学游氛围感十足。

“小小系列”研学活动还充分考虑将“三馆”内的实践与“三馆”外的乡村游结合,将秀洲八景、秀洲红色旅游基地、非遗小镇等特色景点融入研学线路,结合不同时间节点安排活动,如7月走进地方党史陈列馆、“八一”建军节参观“米科军事博物馆”等。

“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获得了书本里没有的知识,现在成了文化场馆的忠实粉丝和宣传员。”有的家长说。

像秀洲“三馆”一样,许多文博场馆都举办了特色研学游和夏令营活动,全方位提升青少年参与度。例如,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园林小小彩画师”夏令营,带领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中古建彩画的形式、材料、技术、文化以及文物修复保护技术,还设计了相关仿古工艺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身感知匠人匠心;河南博物院推出“国宝守护人”特训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博物馆主题研学活动等,为孩子打造一个文化含量高的暑期。


文化之旅收获精神充盈

带孩子逛文化场馆,已成为文化消夏的一大趋势。一组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其热度。文化和旅游部7月1日发布的《2021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接待未成年人19911.55万人次,增长46.8%,占参观总人数的23.5%。如果算上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青少年参观人数占比更为可观。不少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是暑期文化场馆热度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今年,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利用学生课后服务时间、节假日和寒暑假,面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在此基础上,各地采取针对性举措,加大面向青少年服务力度,通过高品质展览、多元化课程、互动性体验,不断满足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需求。

四川成都市民尹河每次带孩子去博物馆前,自己会先了解展览情况,上网熟悉场馆设置和官方解说。“虽然博物馆都配有讲解器,但孩子理解起来不容易。我消化之后给孩子再讲一遍效果会好些。”尹河认为,到文博场馆“遛娃”不等于“溜达”,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索和学习。

业界专家认为,针对青少年群体,文博场馆要重点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解说版本,用讲故事的方法启发孩子主动了解历史,用体验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同时要增强参观礼仪教育,让孩子尊重文博场馆、敬畏历史和文化。“孩子在参观过程中哪怕记住一件文物、爱上一本读物、有了一种体悟,都是受到了文化熏陶,会对其今后的精神生活大有益处。”有的专家表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