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基层 » 正文

公共文化空间丨融合发展“融”入人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2-12  浏览次数:153600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或是将群众期盼纳入空间再造,或是在连贯空间中延展文化氛围……细数人们钟爱的公共文化空间,无不充满共享与融合的智慧,无不饱含温度与情感。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彬


或是将群众期盼纳入空间再造,或是在连贯空间中延展文化氛围……细数人们钟爱的公共文化空间,无不充满共享与融合的智慧,无不饱含温度与情感。


日前,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承办的“2021长三角及全国部分城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公布了最新获奖名单。外形各异、初心相通、与群众紧密联系的公共文化空间,经过设计与运营的创新,正成为城乡景观的点睛之笔。



“暖”处出发 融合空间抵达人心


在上海黄浦江边、沪东造船厂旁的向东新村,置身龙门吊、片状工地和低矮楼房之中,一座名为“暖亭”的小楼是难得的亮色。这栋约70平方米的小楼使用亲和的白色、木色,用玻璃代替不透光的墙面,以温暖的姿势嵌入社区。


▲ 温暖了一个社区的“暖亭”(向东新村供图)


如此干净整洁的空间,实在难与其原来老旧公共厕所的形象联系起来。作为上海第一代老工人新村,向东新村工业底蕴深厚。岁月变迁,房子破旧,道路逼仄,新村渐老。经过几轮更新,街道完成了批量改造马桶、维修房屋、处理污水管道等项目,让居住环境有了不小的改观,但始终有一个问题:缺乏公共空间。向东新村约2/3为租客,与本地居民之间泾渭分明、互无交流。


在一次调研后,街道相关负责人下定了决心,要“改”出这样一个公共空间。更新的初衷不在于造型多美、有没有“网红感”,而是把居民的参与感、获得感排在首位。街道回收的300多份问卷显示:居民的阅读、会客交流等需求排在前列。


从“暖”处出发,街道对设计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筑风格朴素务实,让居民晒得到阳光,享受到人情温暖。白天,一楼玻璃门完全打开,就像小区的开放式会客厅,儿童活动、老人交流、社区活动、观赛活动等均可在此进行。二楼采用“分时功能融合”模式,周一至周五为共享阅览室,或供居民团队预订活动;周六、周日为“预约制”社区共享厨房,为社区居民提供更有参与感的文化与交往空间。在“暖亭”,居民包水饺、剪窗花、写“福”字、贴心愿……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为居民开设了船模课程、亲子课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连线南极科考站”设想颇受孩子们的欢迎……随着人们对“暖亭”倾注的情感渐深,有趣的文化点子层出不穷,人与人建立起信任感,小而美、投资不大的“微改造”就这样盘活了整个社区。


“美”处谋划 融合运营超越期待


来到浙江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只待一天肯定不够。集齐嘉兴市秀洲区图书馆、非遗馆、农民画馆“秀洲三馆”的中心刚一开放,就引来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


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位处秀洲城区极佳地段,占地1万余平方米,除三馆外,还包含秀洲区文化馆、群团艺术馆、美术馆以及秀湖音乐厅。它将非遗产品引入餐饮服务,对面还有健身休闲场地,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和游客来此体验跨界文化之旅。


▲ 秀洲三馆中开展的帐篷读书会


“在图书馆饱览一番后,到秀洲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看一场精彩的非遗剧,再到秀洲农民画艺术馆欣赏动静结合的农民画,还可以在参观后得到一份‘最美的一天——时间脸书’,太有趣了!”秀洲居民林可热情地向朋友“种草”。


不单是空间,融合理念贯穿“秀洲三馆”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全过程。


“秀洲三馆”阅读空间汲取秀洲千桥元素,结合多媒体影像技术,呈现“书海架长虹”的视觉效果;演绎空间首创“以演代展”的展陈方式,通过“网船会”“灶头画”等非遗项目为观众徐徐展开一幅非遗绚丽画卷;展示空间通过艺术展出和文创商店结合,让秀洲的农民画活起来,提升观众互动感。


管理的内外协同也是融合的关键。“三馆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统一运营方,在人员、资源、组织策划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的格局;通过信息化软硬件融合建设,实现跨馆内容展示互通。”秀洲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沈晓珍介绍,一方面,三馆让用户在跨界游览中,将看书、看演出、看展览等串联起来,形成复合性体验。另一方面,融合运营便于三馆协同策划,进行内容和产品的突破创新,避免了重复投入人力、财力,大大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特”字入手 融合打造赋予更多可能


由空中俯瞰,位处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的“竹里”,形似无限符号“∞”。这一造型既是太极图案的拓扑变形,也对应着一大一小、一水一树、阴阳对偶的文化概念。作为道明镇竹艺村的核心建筑,它已成为崇州乡村振兴的最美注解。


道明镇竹艺村是众多川西林盘中的一个小村落,自古产竹,以竹闻名,清朝初年就有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等。如今的“道明竹编”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竹艺村中几乎人人会竹编,田园小径、房前屋后处处有编制各类竹制品的手艺人。可以说,竹编是整个竹艺村的灵魂。


▲ 俯瞰道明“竹里”


然而,在进行文旅开发之前,这里的竹编工艺曾一度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由于竹编产品利润微薄,村里年轻人或是外出务工,或是求学,不愿学习竹编工艺。留守在家的中老年村民,也只是零星靠竹编赚些零用钱。


为传承竹编工艺、给村民带来更多创收,竹艺村在运营上颇费了一番功夫。“首先在规划建设上,我们在全村交通、线性、水文等在内的十大系统上保留住乡村本真美。”竹艺村规划和运营方崇州文旅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竹艺村坚持不大拆大建、不过度设计、保留原住房、打造景观菜田等,旨在还原一个原生态的川西林盘与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


以2017年3月建成的“竹里”为例,其设计灵感源于陆游《太平时》中的“竹里房栊一径深”,以川西林盘为生态本底,结合非遗和竹编产业,将诗词转化为空间意境。这一造型独特的建筑一诞生,就抓住了“道明竹编”的“根”,为“道明竹编”提供了一个传播和交流的平台。


开发初期,为了弥补青年人才的短缺,竹艺村还进行了创业者招募,包括核心建筑的设计者、文化空间的建设运营者、传统手工民俗体验的打造者等,都是“新村民”。第一年,竹艺村外出人员的返乡率就达到了50%。年轻人有的让“道明竹编”实现了现代化、产业化、工厂化;有的拓展了竹编应用场景,让竹编不再拘泥于常规类型;还有的开起了民宿、餐馆,把竹编的故事讲给天南海北的游客听。


2020年,“道明竹编”产业创收超过1.3亿元,竹里、竹编艺术坊等成为热门打卡地。美丽和谐的乡村风貌、有灵魂的空间,正以良性业态展示勃勃生机。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