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民生 » 正文

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寻求正确“打开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12-08  浏览次数:153573
核心提示: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 彬▲“文化上海云”等平台,利用大数据信息实现精准点单、配送,为群众带来更多文化福利。 王彬 摄 无时限的VIP文化服务、跨越地域共享文化资源、收到新一波热门文化活动推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文旅中国  作者:王 彬

微信图片_20211206093651.jpg

▲“文化上海云”等平台,利用大数据信息实现精准点单、配送,为群众带来更多文化福利。 王彬 摄     

无时限的VIP文化服务、跨越地域共享文化资源、收到新一波热门文化活动推送……在线上与线下联动、全民拥抱文化生活的当下,选择很丰富,产品很多元,体验更有趣,文化馆等场所的“用户画像”有了清晰化的可能。由此,全民艺术普及和数字化阅读等文化实践如何精准而有新意,成为各级文化单位更为重视的课题。







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有“数”

随着越来越多公共文化领域“新基建”落地使用,大数据完成“原始积累”,亟待应用层面释放红利。截至2020年底,全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面向全国共享的数字资源已超145个TB。目前,由文化和旅游系统主导建设的国家公共文化云及大批地方公共文化云平台,已经具备了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读好书等服务功能,移动端服务性能和应用体验得到大幅提升。据统计,2017年国家公共文化云上线以来,累计访问量达8.09亿人次。截至目前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总库数字资源量达1258TB,内容涵盖文学、音乐、舞蹈等多个门类。

海量数据正是精彩云上文化生活得以实现的基础。近年来,云上“村晚”、云上广场舞和网络书香数字文化品牌走进千家万户,在线秀才艺得到全民热捧,网络文化活动具有了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面向“十四五”,在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时代跨越的关键时期,文化和旅游部策划了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目前已在中央财政立项。这意味着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大数据建设,将继续全面推动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升级,对推进“十四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重点实验室列入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自2017年成立以来,运转顺利。作为实施主体,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简称“发展中心”)结合工作实践,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合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公共文化大数据集成应用、用户画像、体系建设、应用场景等关键课题研究,文化大数据相关标准化建设,并结合“十四五”规划,对全民艺术普及大数据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今年10月,发展中心与应用实践合作单位签订数据共享协议,就大数据的采集、管理、服务着力探索。此外,发展中心还在《“公共文化云”“十四五”建设规划》中,对接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发展规划,将构建“全民艺术普及大数据体系建设”列为“十四五”期间的一项重点建设任务,在应用实践层面进行更多探索。

千篇一律的套路少了,百花齐放的思路就多了。运用大数据工具,编制精细化管理网络正在成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发挥的新路径。不少地区已尝试将公共文化大数据资源转化为流程优化能力、服务灵活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和研判精度,重构供需配给格局。

在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场所运行情况直观得很:从场馆的开放和使用信息到活动人群和到馆人群信息,再到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活动信息;从常规的客流量、性别、活动量统计到群体情绪分析、月度最受欢迎排行和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效能排行,可谓“一屏尽览”“一网打尽”。这就是以石景山文E系统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

▲ 北京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 (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据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黄杰介绍,2018年3月,石景山区推出了北京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简称“平台”),对前期已有的单一数据平台进行整合,包括公共文化设施监测系统、石景山文E、石景山图书系统和台账助手四大数据源,统一数据接口和模式。目前,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1年多,覆盖全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包括3个区级馆、9个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50个社区综合文化室。截至2021年8月末,石景山文E系统用户近40万,石景山图书系统用户近12万。根据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数据平台统计,今年1月至8月石景山区已举办活动近4000次。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平台还能够实时地对各场馆运营情况进行横向、纵向等多维监测,对街道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以及社会化平台进行监督考核,实现了包括智慧服务、智慧分析、智慧评估和辅助决策等功能在内的智慧化运营。

近期,不少居民对收到的图书馆自习室预约提示赞赏有加,这正是个性化菜单服务的典型应用效果。针对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推送等方面,石景山区按照群众活动规律,总结群众偏好,推出了个性化、精准化推荐与智慧服务。当数据显示图书馆自习室需求高涨、场馆一位难求,而其他场馆余位较多,平台就调取资源,利用微信社群和手机短信群发,为群众推荐多个优质可选的自习空间,引导人员分流,既满足群众需求,又提高了场馆同类空间利用率。

一端是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另一端是公共文化服务用户,将机构大屏和手机小屏整合起来,石景山区文化机构与群众建立起密切联系,互动多了,路子活了,公共文化服务也就更有人气了。



改变单向思维,开展多向联动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高效的数字文化传播形态大大改变了基层群众的文化消费心态。读书看报、唱歌跳舞、写字画画、听广播看电视等传统文化场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早已满足不了群众的文化胃口。相应地,远程培训、在线鉴赏、数字展览、现场体验等服务升级为文化新宠。

对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来说,仅活动预约、场馆预订这两项数据,便足以说明群众的文化热情。“面对群众活跃的线上文化生活,我们通过场馆联动积极回应,上海各区文化馆已经能够做到非业务类数据同步频率为15分钟、业务类数据同步频率为24小时,由此形成实时数据系统,再通过对接专用平台,输出历史数据、周期性数据、实时数据,指导服务优化。”在该馆馆长吴鹏宏看来,经过多年实践,数字文化建设已经由平台化进入流程化运作,亟待解决历史数据庞杂、数据采集实时性、数据传输安全等问题,提高数据采集方与供应方接口兼容度,让更精确的数据激活更精准的效能。“我们也在时刻关注数据生产和数字资产问题,未来希望在人流数据、热力数据、趋势评估等方面有长足进步,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吴鹏宏说。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公共文化服务正在一条数字链条上运行。在这里,大数据体系建设以赋予大数据性格和价值的方式,提供了更便捷、新颖、有趣的数字化服务方式,丰富了文化服务场景。2016年建成的“文旅马鞍山”基层综合服务平台,设有文化约、文化通、文化游、文化购四大板块,内容涵括文化活动、场馆预订、艺术培训、志愿服务、非遗产品、优秀剧目等,至今已建设全市数字文化资源近万条,线上服务覆盖近500万人次,线下接待近30万人次。这些数据直接存储在自有的云服务器,构成了马鞍山独有的数字资源库。紧接着,马鞍山于2017年建成“文旅马鞍山”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平台,2018年建成“文旅天下”“文旅绩效”微信小程序,2021年对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并完成样本点数据信息采集的技术支撑,形成了可查、可阅、可约、可购、可游的融合服务平台。此外,马鞍山数字文化馆还实时为居民提供互动式的文化体验,并根据用户信息优化服务模式。用户端可通过预约、报名、投票、评论等参与积分兑换,反馈服务效能;机构端则可通过资源布局、活动配置、绩效管理等,强化精准供给,进行服务考核。

总体来看,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从采集大数据资源到整合、分析、应用大数据,在实践中寻求正确打开方式,正在走向高质量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具想象力的美好生活。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