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乡村振兴 » 正文

贵州大扶贫中的脱贫攻坚故事系列报道之八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6-10  浏览次数:178550


十一年初心不改 千余亩椪柑正熟


  说起潘永美,黄果树旅游区白水镇打翁村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十一年来,她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找项目、配资金,发展农业种植,实现了全村经济水平逐年提高、村容村貌也随之发生了大变化。去年7月,潘永美所在的党支部受到了省委的表彰,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白水镇打翁村,距离白水镇7.5公里,辖三个自然寨,耕地面积3600亩,全村391户,总人口1555人,少数民族占96%,是一个多民族的自然村寨。村内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超过85%。

  前不久,我们从黄果树管委会到打翁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路过大坪地村见到正在做“生意”的潘永美,一身朴素的打扮、一张朴实的面容、一个腼腆的微笑,这就是这位50多岁女支书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潘永美告诉我们,她的“生意”就是把村里的椪柑卖给来黄果树旅游的游客们,尽管现在村里已经有了电商销售平台,并且销售效果也很好,但是自己还是喜欢背着箩筐卖黄果。


  在打翁村,说起近年来村里的变化,村民们笑颜尽展。说起这位“当家人”,村民伍鑫说,从村妇女主任到村支书,十多年来,潘永美全身心投入到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身体力行,带领群众种植椪柑奔小康。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达9800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20万元。而在1999年黄果树管委会成立以前,上打翁、下打翁因为不通公路,就连烧火做饭,村民们也是靠砍柴割草,尤其是上打翁,由于地势较高连吃连水都成问题。

  2001年初冬,潘永美和时任支书卢朝书召开下打翁寨68户的村民大会。历时两个多月,下打翁投工3600多个,修通了到大坪地的“毛路”。从此,下打翁告别了祖祖辈辈人挑马驮的历史。下打翁的变化让潘永美胆子变大了,2002年深秋,她和卢朝书开始动员上打翁村民。而从上打翁到小桥河有3.5公里,村民们有些退却。为调动村民修路积极性,潘永美走家串户动员村民,最终,这条公路顺利修通。

  2003年秋天,潘永美到湖南怀化看望出嫁的女儿,看着怀化当地种植的椪柑,金灿灿的铺向天边,家家修起了小洋房,潘永美受到很大触动,这一次探亲,她带回了3000棵椪柑苗进行试种。同年,潘永美组织村民制定村规民约,主要条款涉及封山育林。此后,她便开始动员群众一起种植椪柑,2006年,打翁村10户人家共收获椪柑6万余斤,户均增收1.8万元,极大带动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2007年对于潘永美来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潘永美被选为村支书,同时带动群众种植椪柑200亩,并争取到区林业局(现为林业绿化中心)的苗价补贴。随后几年里,打翁村椪柑种植面积逐年增多,“打翁村椪柑”也因个头大、水分足、甜度高而远近闻名。

  为全面改善打翁村基础设施,潘永美积极争取项目,协调各部门的配套资金。八年来,打翁村完成全村3个自然寨道路的硬化,修建了学校、饮用水池、机耕道。同时,带领群众种植椪柑1200亩、六月大冰1700亩,计划种植蜂糖李3000亩,成立了椪柑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党支部。

  “潘永美有思想、有路子、有能力,跟着潘永美干,不用外出打工也能致富”成了当地村民最常说的嘴边话。如今的打翁村,全村五分之四以上的外出打工青年都已经回到村里种植椪柑。

  “要管理和带动好一个村,就是要当好村里的‘当家人’,做到公平公正、心系群众、无私奉献和身体力行”。潘永美道出了多年的村支书经验。

  “下一步,我们村计划利用初步成型的经果林、自然的打翁鸡落坑石林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完善下水道、住宿、路灯等基础设施,在村内种植三角梅等绿化植物,开设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全力把打翁村打造成为集观光农业和体验式旅游的美丽乡村”。望着在黄果林里忙着采摘椪柑的游客,潘永美自信地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