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逐未来 风雨兼程铸辉煌
2023-10-20 10:30  点击:43733

  艰苦奋斗逐未来 风雨兼程铸辉煌——安徽省阜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奋斗发展记

  日报头条讯(口 李纯白)近日,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阜阳市输送的徐桥、李玉婷、周梦雪、王娟等4名运动员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夺得2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共计6枚奖牌。依据《阜阳市参加省级及以上体育比赛奖励办法》(阜人社发〔2021〕14号)规定,拟对参赛运动员、输送教练员及输送单位给予奖励。

  其中运动员徐桥、李玉婷、王娟由阜阳体育运动学校输送

  一、阜阳体育运动学校简介

  阜阳体育运动学校创办于1961年,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中等体育中专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学校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和奋勇拼搏,经过多年发展,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因势更新办学理念,提出了“育人为主体、训练为重点、教学为基础”的办学思想,确立了“勤奋、求实、文明、拼搏”的育人宗旨。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教学、训练发展需要,不断改进教学、训练方法,强化训练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训练和科研水平,逐步积淀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打造了一批能够培养出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的高水平教练队伍,汇聚了一批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吸纳了一批技术精湛的科研人员。现学校开设有小学、初中和中专文化课程。运动训练专业开设有田径、游泳、国际跤、柔道、跆拳道、拳击、体操、赛艇、皮划艇、射击、举重、空手道、武术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15个运动项目。

  二、科学管理 明确发展方向

  为完成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合格中等体育人才的双重任务,学校精心铺就学生成长之路。在管理方面,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原则,真正落实教书育人、训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采取了多项激励措施,如实行奖学金制度,改革运动员伙食补助等,并利用重大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优秀运动员的先进事迹加强为校争光、为国争光的集体主义教育等,这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人才选拔方面,学校也不断创新、积极探讨训练社会化之路,先后在武术、散打、跆举道项目上采用“联合办校”形式,即与一些市重点中小学校和武术馆联合办学,形成了一条科学的运动训练体系。学校先后试办了俱乐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体育训练,拓宽训练渠道,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在教学管理上,根据国家《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学校“创一流体校、成冠军摇篮”的奋斗目标,按照“优质办学、特色育人”的办学理念,把文化课教学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并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做中心工作来抓,严格教学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狠抓师风学风,以抓教风带学风,以抓考风促学风,保证教学质量稳定提高。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动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职业技术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努力打造“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发展有基础、升学有希望”的特色教育。在严格抓好教学训练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督导工作,实行一把手主要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管理体制。教师、教练员教学训练严格做到周期有规划,年度阶段有计划,周、课有教案,课后有小结,同时学校制定了严格的教学训练管理规章制度、监督管理机制,并利用每月底和每周五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学、训练计划、教案进行点评和奖惩。因此,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

  由于办学特色鲜明,教学训练水平先进、科学,为省队、解放军队、国家队以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体育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有力地促进了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

  三、领导重视 抢抓发展机遇

  2008年以后国家、省相继出台了训练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体校建设等一系列的政策和配套指导性的措施。特别是国办发〔2010〕23号的出台,在贯彻文件的过程中,从具体工作出发、从细微之处着手,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并积极争取领导的大力支持,做好相应配套政策工作。按照国办法〔2010〕23号和省、市文件精神,一是将体教结合、体校建设纳入政府工作,将体校列为阜阳职教园区四所骨干职业学校之一,列入了整体规划;二是将体校纳入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划,实行一所学校,两块牌子:阜阳市体育运动学校、阜阳市奥林学校。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与国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三是将体校纳入财政供给。规定在训运动员每人每天伙食补贴25元,制定《获奖运动员奖励办法》,将文化教育经费、训练竞赛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为体校发展呈现新活力提供了政策保证和发展机遇。

  在市政府重视下,在我市编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市编办深入体校进行论证,从学校办学规模、学生人数、文化课教学和训练需求核定了93人的学校编制,并决定近期从市里进行调剂,优先解决,这将彻底解决教师、教练员的后顾之忧,使体校教师、教练员队伍得到稳定,人心思进,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

  四、转型升级 推动内涵发展

  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在认真解读国办发〔2010〕23号文件,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2011〕88号文件的基础上,认真反思为什么办体校,怎样办体校。举国体制、奥运争光计划需要建立从国家到省、市、县的体育人才训练、输送体系,基层体校是基层竞技体育的基本抓手,是塔基工程。办好体校,要在政策指引下,适应市场发展、社会发展需求,满足体育发展需要,明确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保证体校在生存的前提下,不断发展壮大。为此,在日常管理上,坚持抓好“两条线”:一条线是按照体育系统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和省级单项基地标准要求抓创建,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教学训练大纲和基地认定内涵条件标准的要求抓管理,把考评内容逐一具化到日常的教学、训练中。从2005年起,学校连续两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3年起,先后被安徽省体育局命名为“女子自由跤”“体操”“跆拳道”“柔道”“武术散打”五个单项后备人才基地。另一条线是在教育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教育系统国家级示范重点学校标准要求抓创建。从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规模;从学生、运动员的选拔、教育、训练、管理;从教师、教练员教学、训练、业务技能、思想建设;从文化课教学内容、学科设置、劳动技能、校本课程开发;从优秀运动员的培育、输送;从学校制度和机制建设这六个方面不断完善,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文化课开足开齐,学、训并重,为运动员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为此,学校将摒弃重训轻文、重体育成绩轻人才成长的教育观,倡导“文化立校、体育亮校、出口通畅、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在文化立校方面,切实解决文化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坚持探讨适应体校发展、适应学生学习的教本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一是夯实每位学生的文化课基础,二是创建体校校园文化,三是形成体校精神,继续争创国家级示范学校,使体校成为家长放心的学校。在体育亮校方面,打好体育基础项目,选好符合阜阳体校的强项优势项目,提炼阜阳体校的品牌特色项目,出成绩,出人才,继续提升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水平,使体校成为阜阳对外的一张名片。在出口通畅方面,一是抓好对口输送,为上一级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二是抓好对口升学,使学生能够获得继续教育;三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通过与职业技能学院和学校自身的努力,使学生具备进入社会的基本条件,使体校成为招得来、留得住、有出路的可供社会

  五、辛勤耕耘 收获累累硕果

  多年来,体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多年来共向省专业队输送了128人,向国家队输送了30人,向武警体工队、八一体工队输送了23人,有956人被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录取。培养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共获得亚洲比赛金牌5枚、世界比赛8枚、亚运会金牌5枚、奥运会金牌2枚。培养了两届奥运会体操冠军邓琳琳、世界女子摔跤金牌和亚洲女子摔跤冠军获得者孙冬梅;亚洲女子跳远冠军陈哑铃;散打世界冠军和两届全运会散打冠军吴松录;亚运会散打冠军赵富强;亚运会赛艇冠军徐桥;亚运会田径女子4x100米冠军李玉婷;女子世界跆拳道冠军刘凯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他们多次在国内、国际大赛中摘金夺银为省市国家争得了巨大殊荣。因体校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嘉奖。阜阳体校不仅是阜阳竞技体育的龙头,同时也是阜阳参加全省综合运动会争金夺银的主力军。

  六、开拓进取,发扬体校精神

  近年来,学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为阜阳市竞技体育做出了突出贡献,靠的是什么?正是“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主动加压、勇于创造”的体校精神,体校精神的实质恰恰是以人为本,每个人都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种精神也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多年来正是把握住了这条主线,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每个教职员工血液中,才使得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凭借坚强的体校精神,勇往直前,为阜阳市竞技体育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历史的积淀成就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执著的追求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阜阳市体育运动学校忠诚于“博学严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训精神,以育人为主题、训练为重点、教学为基础,以人才培养输送和市场就业为导向,勤学苦练、读训并重、积极进取、奋勇拼搏,怀抱着坚定的信心,成为全省体育运动学校发展的模范、改革的模范、管理的模范,阜阳体校今天的蓝图已经绘就,明天的前景会更加辉煌!

编辑 / 王   杰

审核 / 李胜利